在腫瘤治療的新時代,依沃西單抗(Ivonescimab, AK112)以其創(chuàng)新的作用機制和顯著的臨床效果,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將詳細探討依沃西單抗的作用機制、適應癥以及相關臨床研究,旨在全面展示這一國產創(chuàng)新藥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和廣泛應用前景!
前言
肺癌,作為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居高位的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其威脅不容小覷。根據(jù)最新發(fā)布的2022年數(shù)據(jù),我國每年新增肺癌病例數(shù)驚人,達到106萬例。肺癌作為導致癌癥死亡的首要因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比高達85%。針對特定患者群體——即PD-L1腫瘤比例分數(shù)(TPS)≥1%、同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均為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準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作為單藥治療的選擇。
2025年3月8日,來自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肺科醫(yī)院周彩存教授團隊在The Lancet發(fā)表了一篇題為“Ivonesc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MONi-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in China“的文章。本研究納入398名符合條件的晚期PD-L1陽性NSCLC患者,隨機分為AK112治療組和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組。結果顯示,AK112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優(yōu)于帕博利珠單抗。
圖1 文章截圖(圖源:The Lancet)
依沃西單抗的作用機制
AK112作為全球首例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其獨特性在于其雙頭設計,猶如一把精巧的雙刃劍。一端精準鎖定T淋巴細胞上的PD-1,激活腫瘤免疫治療功能;另一端則緊握VEGF-A,發(fā)揮抗血管生成效果。通過這種雙靶向策略,AK112同時作用于PD-1(程序性死亡蛋白受體-1)和VEGF-A(血管內皮 生長因子-A),實現(xiàn)了“免疫治療與抗血管生成”的協(xié)同效應,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的路徑。
圖2 AK112的作用機制(圖源:iScience)
具體來說,依沃西單抗的作用機制包括:
免疫激活:阻斷PD-1與PD-L1/L2的結合,解除腫瘤對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激活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
抗血管生成:抑制VEGF與受體結合,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限制其生長和轉移。
協(xié)同增效:通過雙靶點阻斷,既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又減少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免疫抑制,提升綜合療效。
AK112的適應癥
2024年5月,AK112在我國獲得上市批準,該藥物可以與培美曲塞和卡鉑聯(lián)合使用,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圖3 AK112獲批上市(圖源: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AK112的臨床研究
HARMONi-2研究:III 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AK112對比帕博利珠單抗,PFS是11.14vs5.82個月,延長了5.3個月,HR值0.51。
其他臨床試驗研究:AK112還在進行多項臨床研究,包括聯(lián)合化療一線治療鱗狀NSCLC、聯(lián)合方案一線治療膽道癌、乳腺癌、胰腺癌、頭頸鱗癌等。
圖4 AK112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圖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總結
依沃西單抗作為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作用機制的雙特異性抗體,通過同時靶向PD-1和VEGF-A,實現(xiàn)了免疫和抗血管生成雙重治療作用。隨著AK112的進一步研究和應用,未來將在更多癌癥類型中展現(xiàn)出其治療優(yōu)勢,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標準方案!
參考資料:
[1] Xiong A, Wang L, Chen J, et al. Ivonesc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MONi-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in China. Lancet. 2025 Mar 8;405(10481):839-849. doi: 10.1016/S0140-6736(24)02722-3.
[2] Zhong T, Zhang L, Huang Z, et al. Design of a fragment crystallizable-engineered tetravalent bispecific antibody target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with cooperative biological effects. iScience. 2024 Dec 31;28(3):111722. doi: 10.1016/j.isci.2024.111722.
[3]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 https://www.nmpa.gov.cn/
[4]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index.html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