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物制藥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重組治療性蛋白(如抗體)的高效生產成為關鍵。哺乳動物細胞因能模擬人類細胞的翻譯后修飾(如糖基化),成為生產這類蛋白的核心 "細胞工廠",其中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和人胚腎 293(HEK293)細胞應用最廣。與需要長期篩選的穩(wěn)定基因表達(SGE)系統(tǒng)不同,瞬時基因表達(TGE)系統(tǒng)憑借 "短周期、易操作" 的優(yōu)勢,成為生物藥早期研發(fā)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統(tǒng)梳理了 TGE 系統(tǒng)的組成,詳解了細胞系改造、表達載體工程、培養(yǎng)基優(yōu)化、轉染條件篩選、輔助基因共表達等關鍵優(yōu)化策略,結合最新研究數(shù)據(jù)說明如何提升重組蛋白的產量與質量,為產業(yè)界提供從實驗室到規(guī)?;a的實用參考。
一、引言:生物制藥的 "細胞工廠" 與瞬時表達的獨特價值
全球生物制藥市場規(guī)模正以驚人速度擴張,預計 2024 年將達到 3.89 億美元,其中重組治療性蛋白是核心組成部分。這類蛋白的生產依賴于合適的表達系統(tǒng),細菌、酵母、植物雖各有應用,但哺乳動物細胞因能進行復雜的翻譯后修飾(PTMs)-- 尤其是與人類細胞相似的糖基化,成為生產抗體等復雜蛋白的首選。
在眾多哺乳動物細胞中,CHO 細胞堪稱 "王牌選手":全球 89% 的哺乳動物細胞來源生物藥由它生產。這得益于它能合成復雜結構蛋白、可大規(guī)模培養(yǎng)且不易受病毒感染的特性。HEK293 細胞則以 "生長快、轉染效率高" 著稱,在懸浮無血清培養(yǎng)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常被用于藥物發(fā)現(xiàn)和毒性測試。
哺乳動物細胞的表達系統(tǒng)分為兩類:穩(wěn)定基因表達(SGE)和瞬時基因表達(TGE)。SGE 需要篩選穩(wěn)定整合目的基因的細胞株,周期長達數(shù)月;而 TGE 無需復雜篩選,直接將目的基因(GOI)導入細胞,2-4 周就能實現(xiàn)從基因克隆到蛋白表達(產量從毫克到克級),尤其適合早期研發(fā)和快速驗證(圖 1)。不過,TGE 的產量目前仍低于 SGE,如何突破這一瓶頸,正是本文要探討的核心。
二、瞬時基因表達(TGE)系統(tǒng)的核心組成
TGE 系統(tǒng)的高效運行,依賴于 "細胞系、表達載體、培養(yǎng)基" 三大核心要素的協(xié)同作用。
(一)細胞系:生產蛋白的 "種子"
目前 TGE 系統(tǒng)中最常用的是 CHO 和 HEK293 細胞,它們各自衍生出多個亞型,適配不同的生產需求:
CHO 細胞:源自中國倉鼠卵巢組織,已開發(fā)出 CHO-S、CHO DG44、GS 敲除 CHO 等亞型。其中 CHO-S 生長快速,適合懸浮培養(yǎng);GS 敲除型通過谷氨酰胺合成酶篩選,能穩(wěn)定表達目的蛋白。
HEK293 細胞:源自人胚腎細胞,亞型包括 293E、293T、293F 等。293F 在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中可達到高細胞密度,轉染效率高,是 TGE 的 "???quot;。
不過,HEK293 細胞也有局限:生產的蛋白糖基化結構與人類細胞存在差異,且易受人類病毒污染,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二)表達載體:攜帶目的基因的 "運輸車"
表達載體是攜帶目的基因進入細胞的 "工具",其核心是調控元件,包括啟動子、增強子、終止子等,直接影響蛋白表達效率。例如:
啟動子:像 "開關" 一樣啟動基因轉錄,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啟動子是常用的 "強開關",能高效驅動抗體等蛋白的表達。
輔助蛋白元件:若載體攜帶 EB 病毒核抗原 1(EBNA-1)或大 T 抗原基因,可幫助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穩(wěn)定存在,提升 TGE 效率。
(三)培養(yǎng)基:細胞生長的 "營養(yǎng)餐"
培養(yǎng)基為細胞提供營養(yǎng),其成分直接影響細胞活力和蛋白產量。早期培養(yǎng)基需添加 10%-20% 血清,但血清成分復雜、易污染,給下游純化帶來麻煩。如今,無血清培養(yǎng)基(SFM)成為主流:它用明確成分的血清替代物組成,不僅消除了血清干擾,還降低了生產成本,是規(guī)模化生產的 "標配"。
三、TGE 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策略:從細節(jié)突破產量瓶頸
要提升 TGE 的效率,需從細胞、載體、培養(yǎng)條件等多維度優(yōu)化。以下是經過實驗驗證的關鍵策略(圖 2)。
(一)細胞系改造:讓 "細胞工廠" 更高效
通過基因編輯或工程化改造細胞,可增強其抗凋亡能力、提升蛋白合成效率。
敲除凋亡基因:細胞在培養(yǎng)中會因壓力凋亡,影響蛋白產量。研究發(fā)現(xiàn),敲除 CHO-K1 細胞的凋亡基因 Bax 和 Bak 后,抗體滴度提升了 3-4 倍;過表達抗凋亡基因 Bcl-xL,CHO-DG44 細胞的融合蛋白產量增加 70%-270%,且細胞活力能維持在 90% 以上。
增強蛋白折疊能力:蛋白在細胞內折疊錯誤會導致產量下降。若讓 CHO 細胞過表達未折疊蛋白反應因子(如 XBP-1S)或內質網氧化還原酶(ERO1-La),可幫助蛋白正確折疊,抗體產量能提升 5.3-6.2 倍。
亞型篩選:ExpiCHO-S?和 Expi293F 等工程化亞型表現(xiàn)突出。Expi293F 在懸浮培養(yǎng)中能達到高細胞密度,轉染后蛋白表達量比普通 293 細胞高 3-4 倍,尤其適合需要復雜修飾的蛋白生產。
(二)表達載體工程:讓 "運輸車" 更能裝
優(yōu)化載體的調控元件,可顯著提升目的基因的轉錄和翻譯效率。
啟動子優(yōu)化:雙啟動子載體(如同時攜帶兩個 hCMV 啟動子)比傳統(tǒng)單啟動子或雙順反子載體更高效,在 CHO 細胞中抗體產量提升 1.4-1.9 倍。此外,cumate 基因開關啟動子(CR5)的效率是 hCMV 啟動子的 3-4 倍,堪稱 "超強開關"。
順式作用元件:這些元件像 "助推器" 一樣增強基因表達。例如,泛染色質開放元件(UCOE)能防止基因被沉默,使抗體產量提升 1.5 倍;將 WPRE( woodchuck 肝炎病毒轉錄后調控元件)與內含子 A 等元件組合,可使蛋白表達量提升 10.5 倍。
信號肽優(yōu)化:信號肽負責引導蛋白分泌到細胞外,選對信號肽能提升分泌效率。人類白蛋白和天青殺素來源的信號肽表現(xiàn)最佳,在 CHO 細胞中可使蛋白產量提升 1.5-2 倍;甚至可通過計算機設計 "定制信號肽",例如針對難表達的單抗,定制信號肽能使產量提升 2.5 倍。
(三)培養(yǎng)基與培養(yǎng)工藝:為細胞 "量身定制" 生長環(huán)境
培養(yǎng)基成分和培養(yǎng)條件的細微調整,能大幅提升細胞活力和蛋白產量。
培養(yǎng)基添加物:
蛋白胨(含肽和氨基酸)是 "營養(yǎng)強化劑",在 CHO-DG44 細胞中添加后,TGE 產量提升 37%;小麥蛋白胨可使細胞生長增加 30%,干擾素 -γ 產量提升 60%。
二甲基亞砜(DMSO)和醋酸鋰(LiAc)能幫助蛋白折疊,減少聚集。在 CHO 細胞中添加后,抗體產量可達 80mg/L;HEK293 細胞在轉染后 4 小時添加 10% DMSO,蛋白表達量提升 1.6 倍,且無明顯毒性。
培養(yǎng)工藝優(yōu)化:
溫和低溫培養(yǎng):細胞在 37℃快速生長后,轉至 32-33℃培養(yǎng),可使蛋白產量提升 1.5-6.2 倍。這是因為低溫能讓細胞停留在 G1/G0 期,減少分裂能耗,專注于蛋白合成,同時還能增強內質網的蛋白折疊能力。
光照調控:通過 CRISPR-dCas9 光控系統(tǒng)(LACE),可在光照下激活基因表達,使 eGFP(綠色熒光蛋白)的 TGE 產量提升 4 倍,實現(xiàn) "按需生產"。
(四)轉染條件優(yōu)化:讓目的基因 "精準進入" 細胞
轉染是將目的基因導入細胞的關鍵步驟,優(yōu)化試劑、比例和操作能提升效率。
轉染試劑選擇:聚乙烯亞胺(PEI)是常用試劑,25kDa 線性 PEI 能使 CHO 細胞的抗體產量提升 2 倍;超支化聚賴氨酸(HBPL)無需預孵育,在含血清培養(yǎng)基中也能高效轉染,產量媲美甚至超過 PEI。
試劑比例:PEI 與 DNA 的比例(w/w)為 3:1 時,轉染效率最高(60%-66.93%);在 Bax/Bak 雙敲除 CHO 細胞中,當比例為 5:1 時,抗體產量提升 3-4 倍。
輔助方法:電穿孔結合抑制劑處理(如丁酸鈉),可使 CHO 細胞的熒光強度提升 4.8 倍;質粒 DNA 經 72℃加熱 30 分鐘,能提升 HEK293T 細胞的轉染效率,可能與去除雜質有關。
(五)輔助基因共表達:為蛋白生產 "搭把手"
共表達某些輔助基因,可增強細胞活力、促進目的基因表達或蛋白折疊。
抗凋亡與增殖基因:共表達 Bcl-xL 能減少細胞凋亡,使 CHO 細胞的蛋白產量提升約 2 倍;EBNA-1 與多瘤病毒大 T 抗原(PyLT)共表達,可使 CHO 細胞的特異性生產力(qP)提升 22.9 倍,因為它們能幫助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穩(wěn)定存在。
microRNA(miRNA)調控:miR-17 和 miR-92a 能促進 CHO 細胞生長,使蛋白產量提升 3 倍;抑制 miR-7 則能減少細胞凋亡,讓分泌型堿性磷酸酶(SEAP)的產量翻倍。
蛋白折疊輔助因子:共表達親環(huán)蛋白 B(CypB)與 SP35Fc 融合蛋白(比例 5:1),可消除蛋白聚集,使產量提升 6 倍,且產物更純凈。
四、優(yōu)化效果匯總:數(shù)據(jù)見證突破
不同優(yōu)化策略的效果可通過細胞密度、產量和特異性生產力(qP)直觀體現(xiàn)(表 1)。例如,細胞系改造中,ExpiCHO-S?能使產量提升 2.5-6 倍;載體工程中,CR5 啟動子的效率是 hCMV 的 3-4 倍;培養(yǎng)基優(yōu)化中,小麥蛋白胨使 CHO-K1 細胞的產量提升 1.6 倍;輔助基因共表達中,EBNA-1 與 NDPK-A 組合能使產量提升 1.75-2.5 倍。這些數(shù)據(jù)證明,多策略聯(lián)合使用(如細胞改造 + 低溫培養(yǎng) + 輔助基因共表達)能實現(xiàn) "1+1>2" 的效果。
五、總結與展望
TGE 系統(tǒng)憑借短周期、易操作的優(yōu)勢,已成為生物藥早期研發(fā)的核心工具。通過細胞系改造、載體工程、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等策略,其蛋白產量和質量已大幅提升,但仍面臨批間差異、規(guī)?;a效率不足等挑戰(zhàn)。
未來,結合組學技術(基因組、轉錄組)和人工智能數(shù)據(jù)分析,有望精準找到影響 TGE 的關鍵因素,設計出 "量身定制" 的優(yōu)化方案。例如,通過 AI 預測最佳培養(yǎng)基成分或轉染條件,進一步縮短研發(fā)周期、降低成本??梢灶A見,隨著技術的突破,TGE 系統(tǒng)將在生物制藥產業(yè)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加速更多創(chuàng)新藥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