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進食后,我們腸道都會進行一種叫做蠕動的動作——通過平滑肌的協(xié)調收縮和舒張,將食物在腸道管腔中推進。
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早已知道腸道中的神經細胞推動了腸道的這種運動,使其能夠發(fā)揮維持生命的功能。然而,這些腸道神經細胞究竟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卻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2025年3月24日,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胡宏鎮(zhèn)團隊聯合哈佛大學醫(yī)學院 Ruaidhri Jackson 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Cell 上發(fā)表了題為:Enteric neuronal Piezo1 maintains mechanical and 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by sensing forc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揭示了腸道神經系統(tǒng)(ENS)通過機械力敏感蛋白 Piezo1 直接感知腸道內機械力,從而調控胃腸蠕動和免疫穩(wěn)態(tài)。這一發(fā)現不僅揭示了消化系統(tǒng)機械感知的分子機制,還為炎癥性腸?。↖BD)及胃腸動力障礙等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靶點。
在消化和屏障免疫的協(xié)調過程中,胃腸道(gastrointestinal,GI)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機械力的作用。這些過程的一個核心調節(jié)者——腸道神經系統(tǒng)(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能夠感知管腔內的壓力,從而獨立于來自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外周神經系統(tǒng)的外來輸入來調節(jié)胃腸蠕動。
然而,腸道中約 5 億個腸道神經元是如何感知和響應壓力的,目前仍不得而知。
202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了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們分別發(fā)現了溫度感受器(TRPV1)和觸覺感受器(Piezo1/2)。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證實了 Piezo1 蛋白在協(xié)調腸道運動和抑制腸道炎癥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而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胡宏鎮(zhèn)曾是 Ardem Patapoutian 實驗室的博士后。
具體來說,研究團隊發(fā)現,Piezo1 在膽堿能腸道神經元中具有功能性表達。光遺傳學刺激 Piezo1+ 膽堿能腸道神經元可驅動結腸運動,而 Piezo1 缺陷則會降低膽堿能神經元的活性并減緩蠕動。此外,膽堿能腸道神經元中 Piezo1 缺失會消除運動引起的胃腸道蠕動加速現象。
最后,研究團隊發(fā)現,腸神經元中的 Piezo1 功能對于結腸炎中的運動性改變是必需的,并且其作用在于防止異常炎癥和組織損傷。這些發(fā)現揭示了腸道神經系統(tǒng)(ENS)如何感知和響應機械力。
該研究的核心發(fā)現:
● 腸道神經系統(tǒng)(ENS)通過 Piezo1 直接感知機械力;
● 膽堿能腸道神經元功能性表達 Piezo1 機械感受器;
● 膽堿能神經元上的 Piezo1 對于在受到壓力時加快胃腸道蠕動是必需的;
● 膽堿能神經元的 Piezo1 機械感受功能可限制腸道異常炎癥反應。
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謝自力博士、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博士生 Lillian Rose 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胡宏鎮(zhèn)教授、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助理教授 Ruaidhri Jackson 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25)00258-2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