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癡呆癥(例如阿爾茨海默?。┑幕疾÷收谏仙?。然而,目前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對癥治療和疾病修正療法在臨床應用中取得的成效有限。阻止神經退行性病變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進展,甚至改善受損的認知能力和功能,是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臨床意義的目標。
2025 年 3 月 10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大坪醫(yī)院)王延江、王俊等人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Antiageing strateg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from mechanisms to clinical advances 的研究論文。
衰老是老年人患神經退行性疾病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主要風險因素。該綜述旨在從復雜系統(tǒng)的角度闡明衰老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在這個系統(tǒng)中,大腦是核心,而外周器官和組織則構成一個整體網絡來支持大腦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整個身體結構和功能的逐漸退化阻礙了其對各種刺激的積極和適應性反應,從而使個體更容易患上神經退行性疾病。
因此,論文作者建議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應以整體抗衰老和恢復活力的手段為基礎,并輔以針對特定致病事件的干預措施。這種綜合方法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策略,能夠有效預防、延緩或減緩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fā)展進程。
根據 2022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報告,世界各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遠比過去快,老年人的數(shù)量和比例都在上升。從 2020 年到 2050 年,全球 60 歲及以上人口預計將從 10 億增加到 21 億,而 80 歲及以上人口預計將增加兩倍,達到 4.26 億。
由于生物醫(yī)學的蓬勃發(fā)展,全球范圍內人類的壽命和預期壽命持續(xù)增長,但健康壽命卻與此不相一致。壽命與健康壽命之間的差距意味著大量老年人長期遭受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折磨,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照料負擔。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被提出用于量化疾病造成的負擔,包括傷殘所致生命損失年(YLD)和預期壽命損失年(YLL)。
2021 年,在 60 至 79 歲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他形式的癡呆癥在導致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的三大主要原因中位居第二,而在 80 歲及以上人群中,帕金森?。≒D)則位居第三。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帕金森?。≒D)、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額顳葉癡呆(FTLD)、亨廷頓病(HD)等,是導致老年人癡呆、殘疾、喪失獨立性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
神經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大幅上升;據《2021 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 5520 萬人患有癡呆癥,預計到 2030 年這一數(shù)字將達到 78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占癡呆病例的 60% 至 80%。帕金森病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50 歲以后發(fā)病率迅速上升。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 2019 年的估計,全球有 85 萬人患有帕金森病。
總體而言,在全球人口加速老齡化的背景下,諸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亨廷頓?。℉D)和額顳葉癡呆(FTLD)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全球負擔正在加重。社會承受著神經退行性疾病成本不斷增加的沉重負擔。例如,預計從 2015 年到 2050 年,全球癡呆癥的費用將增長近十倍,達到 9.12 萬億美元,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情況預計也會類似。
衰老過程伴隨著基因突變和表觀遺傳變化的累積,這些變化逐漸破壞分子和細胞水平的功能穩(wěn)態(tài),導致蛋白質穩(wěn)態(tài)喪失和線粒體功能異常。在神經退行性疾病背景下,蛋白質穩(wěn)態(tài)的喪失極大地促成了包括 β-淀粉樣蛋白(Aβ)、過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α-突觸核蛋白(α-syn)、TDP-43、亨廷頓蛋白(HTT)在內的多種病理蛋白的異常積累。這些異常蛋白質充當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劑,引發(fā)神經炎癥及其他病理事件。隨后的炎癥會對神經元產生有害影響,導致神經元損傷、神經回路中斷,并最終引發(fā)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遺憾的是,目前的治療方法非常有限,尚無任何干預手段能夠阻止甚至逆轉這些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程。對于帕金森?。≒D)、額顳葉癡呆(FTLD)和亨廷頓?。℉D)的臨床干預措施主要集中在對癥治療和非藥物療法(例如生活方式的調整、同伴和護理人員的支持)上,目前尚未有有效藥物被證實對患者具有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
盡管基于腦電圖的腦機接口(BCI)技術能夠幫助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患者通過實時語音合成和機械臂與外界交流,但這種技術無法影響病情的發(fā)展。對于亨廷頓?。℉D),針對上游分子(即亨廷頓蛋白的 DNA、RNA 和蛋白質)的藥物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未來可能會有藥物用于改變該疾病的進程。令人驚訝的是,近期針對 Aβ 的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表明,其在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方面有效。然而,一旦癡呆癥發(fā)作,這些療法帶來的整體認知益處就十分有限了。
這些現(xiàn)實情況凸顯了探索更有效的治療策略以應對與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緊迫性。
各年齡段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或發(fā)病率
抗衰老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病機制中涉及的綜合系統(tǒng)概述
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期間大腦適應能力下降的示意圖
衰老促進不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具體機
身體-大腦軸老化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
整體抗衰老策略
系統(tǒng)性衰老相關分子
抗衰老藥物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臨床試驗
總的來說,抗衰老或返老還童干預措施應與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特異性事件和共病的干預措施相結合,這是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的一個關鍵步驟;這種策略對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很有前景,預計實施全面的抗衰老策略,從整個系統(tǒng)入手,將能提高療效。未來應優(yōu)先致力于探索實現(xiàn)全面系統(tǒng)返老還童的方法,解決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特異性事件和共病,并有效地將這些方法轉化為臨床實踐。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145-7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