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藥企,正式放棄PD-1資產。
2025年1月11日,A股老牌上市藥企麗珠集團披露,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范圍內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并對其中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相應計提了減值準備。
公告顯示,麗珠集團本次需計提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共計1.75億元,其中開發(fā)支出減值損失為9242.5萬元,主要原因是結合國內競品情況及未來市場預測等因素,經審慎考量,為合理配置資源,更好地聚焦優(yōu)勢項目,公司決定終止PD-1項目。
麗珠集團的PD-1項目,歷史上曾經是投資者寄予相當期望的熱門資產。
2016年12月26日,麗珠集團控股子公司珠海市麗珠單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次提交該藥物的臨床試驗申請并獲得受理,彼時距離第一個國產PD-1上市,差不多還有2年多的時間。
此后不久,麗珠集團的PD-1開啟了海外征程。
2017年,美國FDA正式發(fā)函,批準麗珠集團的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代碼:LZM009)的臨床試驗申請。
應該說麗珠集團的PD-1項目,起步時間已經偏晚,不過如果能做到快馬加鞭,理論上還是可以趕上第一梯隊的步伐。
2021年,麗珠集團的PD-1項目,甚至實現(xiàn)了對外授權。
當年11月15日,麗珠與美國Bright Peak Therapeutics公司簽訂研究合作和授權許可協(xié)議,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ZM009有償非獨家許可給BPTx用于開發(fā)新型PD-1靶向免疫細胞因子(PD-1 ICs),并向BPTx授權LZM009用于除大中華地區(qū)以外的地域開發(fā)及商業(yè)化PD-1 ICs藥物。
根據(jù)協(xié)議,BPTx將在全球范圍內擁有PD-1 ICs的開發(fā)、制造和商業(yè)化權,麗珠獲得在大中華區(qū)排他性的優(yōu)先談判權,并將從BPTx獲得一次性現(xiàn)金首付款,后期將獲得開發(fā)及申報注冊里程碑費用,以及全球凈銷售額的銷售提成。
但是,此時距離麗珠集團的PD-1獲得首次臨床試驗批準,已經過去了5年,國內PD-1的競爭形勢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2018年至2019年,除了進口的K藥和O藥之外,國內已經有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恒瑞醫(yī)藥、百濟神州等四大國產PD-1藥物上市,麗珠集團徹底與第一梯隊無緣。
到了2021年,國產PD-1的第二梯隊也紛紛進入了上市階段。
僅僅2021年,就有康方生物、譽衡生物、康寧杰瑞等多家國內公司的PD-1/PD-L1產品成功上市,中國的PD-1藥物市場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此時仍然沒有實現(xiàn)產品成功上市的麗珠集團,顯然已經徹底錯過了PD-1賽道的最后時間窗口。
在2025年,國內已經有近20款PD-1/PD-L1藥物在同場競爭,麗珠集團此時放棄PD-1項目,雖然要承受不小的損失,但是長期來看,仍然是一個明智的抉擇。
事實上,即使此前成功實現(xiàn)PD-1藥物上市的部分藥企,最后也選擇了放棄。
以譽衡藥業(yè)為例,在2022年,也就是其PD-1藥物賽帕利單抗上市之后的首個完整銷售年度,僅僅賣出去5.34萬支,對應當年的銷售收入為1.21億,但是虧損高達5.89億。
這種拉胯的表現(xiàn),直接導致作為上市公司的譽衡藥業(yè)交出了一份糟糕的年報:2022年度,譽衡藥業(yè)的凈利潤為-2.7億。
如果2023年度繼續(xù)產生大額的虧損,很有可能連累上市公司譽衡藥業(yè)的凈利潤再次為負。
在這種壓力之下,譽衡藥業(yè)果斷選擇了將PD-1藥物子公司從上市公司剝離。
對于麗珠集團來說,目前的收入體量要遠大于譽衡藥業(yè):2024年前三季度,麗珠集團收入超過90億元,凈利潤超過16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麗珠集團仍然選擇了終止PD-1項目,可見對于這一領域的激烈競爭的格局,即使財大氣粗的老牌藥企,也深感無力。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