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三共的2024研發(fā)日如期開展,世界范圍內的ADC龍頭遭遇過山車,Dato-dxd在肺癌方向的臨床三期研究——TROPIN-lung01在總人群的OS指標上未取得很好的統(tǒng)計學獲益,但在NSCLC的非鱗癌亞組中觀察到了顯著的療效。
Dato-dxd遭遇挫折對于第一三共的影響并未如投資者所預料的那么巨大,公司除DS-8201和Dato-dxd之外的幾款以dxd為子彈頭的ADC也躍躍欲試,從Her3到B7-H3再到CDH6,也擁有不俗的潛力。
(圖片來源:第一三共研發(fā)日PPT)
作為全球范圍內的ADC龍頭企業(yè),第一三共更讓人關注的,或許是它在ADC領域的“下一程布局”(技術路徑)。這大概率對國內ADC行業(yè)乃至全球ADC行業(yè)的進化,具備很強的指導性意義。
臨床階段四大天王
從DS-8201(T-DXD)的大獲成功到Dato-dxd目前的階段性失利,世界范圍內的藥企,尤其是中國的藥企對第一三共的毒素dxd競相follow,到如今dato-dxd三期臨床階段性失利,Dato-dxd確實沒做出一個臨床III期的OS差異,但滿盤皆輸,還不至于。
Dato-dxd的第一個III期臨床為TROPION-Lung01,其主要針對NSCLC的后線治療,而針對NSCLC的一線治療方面,有TROPION-Lung02——一項臨床Ib期試驗。如今我們討論的dato-dxd的失敗,指的也是TROPION-Lung01的階段性失利。
當然,該次試驗最 好的一面是在非鱗癌亞組的顯著獲益上。Dato-DXd較多西他賽延長了中位PFS近2個月(5.5個月vs3.6個月),降低了37%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HR=0.63)。不能說很好,但也沒有傳言得一團糟。
TROPION-Lung02方面,主要值得關注的是K藥聯合dato-dxd方面一線治療的療效。最后,dato-dxd+K藥的ORR為50%,再加化療的三藥治療ORR為57%。其后面接續(xù)的III期臨床為TROPION-Lung07和TROPION-Lung08,這主要是為了和默沙東的K藥聯用,探索在PD-L1 TPS<50%和PD-L1 TPS>50%的NSCLC患者中的潛在療效。TROPION-Lung08的首例受試者入組在去年2022年12月,頂線數據讀出預期在明年。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去復盤,dato-dxd沒有做出療效原因也許有DAR值的因素在,畢竟dato的DAR值為4,自然比不了DS-8201——其DAR值接近8。此外,trop2到目前為止的臨床試驗中,都沒有刻意去篩選患者的相關靶點表達量(這當然也與trop2靶點的絕 對表達數量有關),而DS-8201則早已確定只做her2陽性的患者。
Dato-dxd開局失利不假,但并沒有一些傳言那樣已經毫無希望,接下來諸多III期臨床仍在推進,且NSCLC的大頭仍然是一線治療,目前07和08的數據揭盲已經迫在眉睫,搭上K藥的全球快車,放量并不會慢。
HER3 ADC——HER3-dxd(p-dxd)三期臨床——HERTHENA-Lung02也在數月前出了結果,宣布達到主要終點,但還沒看到具體的數據。與諸多III期臨床的規(guī)律一樣,先后線,再推前線,該臨床III期的患者是經過TKI抑制劑治療后病情出現進展的患者,對照組為鉑類治療(PBC)。
從臨床II期——HERTHENA-Lung01來看,基線上,所有患者都接受過TKI抑制劑的治療,92.9%的患者接受了三代TKI的治療,40%的患者接受過免疫療法,屬于比較典型的后線臨床。ORR和mPFS來看,不算很樂觀,確認的ORR連30%都沒到,mPFS為6.4個月。如今宣布到達主要臨床終點,會不會也是一個擦邊的HR數據?
靶向B7-H3的I-DXD目前主要的適應癥看點是SCLC,從今年披露的IDeate-Lung01臨床II期試驗來看,數據還不錯,并且呈現較為明顯的劑量遞增效應,是12mg/kg組的cORR達到了54.8%。這個靶點目前的問題是想象力空間能拓展多寬,如果局限在SCLC適應癥上,從宜聯/再鼎的DLL3 ADC臨床I期數據來看,DLL3作為ADC靶點會是比B7H3更勝一籌的選擇。但DLL3這個靶點僅限于SCLC等幾個小適應癥,B7H3不是,瀚森的B7H3 ADC在食管鱗癌上獲得了不錯的療效,映恩則在嘗試進一步在肝癌等方面拓展。
靶向CDH6的R-dxd是一個類似DLL3的較為有針對性的靶點,目前主要在卵巢癌和腎細胞癌上深耕。臨床I期的數據來看,確認的ORR達到了48.6%,觀察到了一例CR。
從近期在clinical trial上檢索到的臨床II期試驗來看,第一三共除了準備將該藥物向卵巢癌和腎細胞癌拓展,還其它婦科癌癥,例如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等。
綜上,這是目前第一三共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所有不同靶點ADC的全部情況。DS-8201讓第一三共封神,它的dxd毒素和GGFG四肽linker,一個旁觀者效應增強殺傷,一個親水性較好在血液內更好循環(huán),這個黃金組合成了國內眾多藥企follow的對象。在dxd的基礎上有的改動較小,例如恒瑞,僅僅加入一個環(huán)丙基,一方面是為了繞開專利,另一方面起到增加空間位阻的作用,映恩的改動也不算大,宜聯和信達的改動稍微大一些,而宜聯也正是在改動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強力的毒素效應。
但第一三共這個模子刻出來的ADC也有其它問題,最典型的就是間質性肺炎(ILD),這個問題從機制上來說,也許是巨噬細胞在肺內聚集較多,而毒素被巨噬細胞吞噬,導致毒素在肺內聚集。相關的動物實驗文獻代表為《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related to trastuzumab deruxtecan, a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targeting Ab–drug conjugate, in monkeys》,主要講述就是猴類試驗中,隨著dxd毒素的加大,導致肺和肝臟中dxd沉積的情況(相關染色結果詳見文獻)。
這個問題在臨床中屬于老調重彈,今年的研發(fā)日講述中也重新提了這個問題,不可否認的是,對于肺癌而言,間質性肺炎的發(fā)生率(6.8%)相比其它癌癥是更高的。
后續(xù)生力軍
除此之外,第一三共也展示了它后續(xù)研發(fā)中的重點項目,首當其沖的是第六款ADC——DS3939。從結構來看,linker和payload都維持之前的老樣子,沒有做改變,DAR做到了8。
MUC是高分子量糖蛋白,主要與細胞粘附有關。而腫瘤分子的相關MUC1(TA-MUC1)糖鏈分支短,糖基化水平降低、腫瘤細胞粘附力下降,這就使得癌細胞易發(fā)生擴散轉移。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表面的MUC1的表達比正常細胞表面高100多倍。該靶點目前第一三共處于較為領先的狀態(tài),而國內的多禧生物的相關藥物也進入了臨床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Sutro的相關ADC為靶向MUC1和EGFR的雙抗ADC,用的payload為微管抑制劑——hemiasterlin衍生物,DAR值為4。未來會是第一三共不小的對手。
然后就是第一三共的TCE雙抗——DS-2243。這個TCE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其拓展適應癥的方向并不是血液瘤,也不是安進,樂普生物的SCLC類型的冷腫瘤,根據clinical trial的臨床I期入組設計,其招募的患者為肉瘤,NSCLC和尿路上皮癌患者。如果能在后兩種癌癥撕開一個口子,那將會是TCE雙抗在實體瘤領域非常重大的突破。
除了研發(fā)日的展示之外,第一三共在新毒素上的探索也值得一窺究竟。今年ESMO上,其公布了ADC——DS-9606的I期臨床數據,該ADC用的毒素就不再是上述的dxd了,而是第二代的pbd毒素,adc毒素中毒性的最強者。該毒素的ADC比較熟知的失敗對象為Rova-T,也許是因為毒性限制,導致它無法爬到太高的劑量,后續(xù)推薦劑量為0.3mg/kg。而DS-9606目前同樣存在該問題——劑量不敢爬太高,臨床I期最高只到0.225mg/kg,非常謹慎,好在沒有出現DLT。30.2%的患者發(fā)生了三級以上的TEAE,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在linker上,第一三共也在進行其它的探索,根據其今年8月披露的一項專利WO2024158047,其新型ADC也開始去借用他山之石——Synaffix的糖鏈定點偶聯技術,該ADC也采用的是PBD毒素。
關于毒素的改良方面,第一三共的戰(zhàn)略方向是PBD,該毒素在上個時代沒有被大規(guī)模使用主要問題是毒性,如果繼續(xù)細究,那可能就牽扯到更多問題,例如偶聯技術沒有如今成熟,導致在體循環(huán)中遺落的毒素易造成毒性反應。在如今偶聯技術更加成熟的時代,選擇PBD這個強毒性毒素進行深耕,也許會是一個使得ADC療效發(fā)生質變的不錯窗口機會。
國內映射
首先可以窺探一番第一三共披露的全新分子DS-3939上,國內的ADC管線。在TA-MUC1上,如上文所述,多禧生物的DXC005目前處于臨床I期階段。
(圖片來源:醫(yī)藥魔方)
多禧生物的payload平臺種類很多,有五大類:抗微管蛋白Tubulysin類,RNA聚合酶抑制劑Amanitin類,DNA小溝槽結合分子PBD類,拓撲酶I抑制劑Camptothecin類和DNA烷基化分子Duocarmycin類。
公開資料顯示,DXC005所用的payload為TubulysinB類似物(Tub201),該毒素是微管蛋白抑制劑類(與MMAE同類):通過抑制微管的聚合,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將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導致細胞死亡。搭載該類payload的典型ADC為MEDI4276——阿斯利康的一款her2雙表位ADC。但該MEDI4276開局不算順利,出現了肝毒性,胃腸道毒性和周圍神經病變等問題,最大耐受劑量并不高,無法在出現毒性劑量之前起到很好的療效,最后開發(fā)終止。
(圖片來源:豐碩創(chuàng)投公眾號)
當然,并不能用它的失敗直接去類比DXC005的安全性,只是說肝毒性是該類毒素的一大安全隱患,是之后臨床I期數據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今年的AACR上,DXC005單藥治療胰腺癌的臨床前試驗poster亮相:(單次給藥2.5mg/kg、5mg/kg、10mg/kg)在HuPrime胰腺癌PDX模型(PA1194)中的療效,腫瘤生長抑制率(TGI)分別為42.53%、70.77%和95.58%。
當然,現在最受人期待的,還是臨床I期第一發(fā)子彈打出后的初步結果。
除此之外,百奧賽圖的一系列相關的雙抗ADC均處于臨床前階段,MUC1之外的靶點包括EGFR,HER3,FRα等這些我們熟知的ADC靶點。從百奧賽圖的整體布局去看,其把MUC1當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萬能“第二靶點”。但臨床前階段,還無法確定太多療效。
此外值得關注的靶點方向是Claudin6,上文所述的DS-9606是靶向Claudin6的ADC,就是上文所述的搭載的是pbd而不是dxd的ADC,有意思的是該ADC在國內并無太多上市公司follow。國內目前能查到的臨床前管線是廣州醫(yī)科大學的CLDN6-DM1,相關文獻主要研究方向在肝細胞癌。該管線也很久沒有進行消息更新。
國內在該靶點上較為青睞的是雙抗方向,例如百濟神州在2023年研發(fā)日公布的相關TCE雙抗。如下圖所示:主要方向是肺癌和婦科癌癥。
該靶點ADC方面在2021年左右廣州醫(yī)科大學發(fā)表了論文,但之后國內再無動作,而第一三共目前已經完成了臨床I期試驗。國內國外對該靶點的研發(fā)還是有分歧的。
結語:第一三共是全球ADC領域的一哥,它的一舉一動,每一項專利公開都受到業(yè)內人士的關注,關于春光和一時的荊棘已經在文中詳細寫明,一哥也有危機感,也在不停自我迭代尋求改變。而接下來能夠變成什么樣,不僅決定一哥自己的命運,也影響著我們國內ADC企業(yè),如科倫博泰、映恩、宜聯這些行業(yè)領軍者的命運。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