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淼
編輯 |許悅
3月28日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數(shù)據(jù),截至3月27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超過1億劑次。
全球**注射進程開始明顯加快,**上游供應鏈也將涉及大規(guī)模的**接種完成時間。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過,國內的新冠**在包裝上采用了預灌封注射器包裝和西林瓶兩種包裝,前者不需要再配備針管等,拆封后便可用于注射,而后者需要額外搭配小規(guī)格的**注射器使用。
此前一些藥用玻璃企業(y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囿于國內預灌封包裝產能問題,國內**企業(yè)兩種包裝模式都在使用。**研發(fā)企業(yè)對于兩種包裝模式的選擇,除了需要考慮包材產能問題,還需要考慮企業(yè)自身的灌裝線類型。
國內藥品包材企業(yè)威高集團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隨著新冠**陸續(xù)開始接種,海內外**注射器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訂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4倍,目前訂單已經(jīng)排到6月。1ml注射器產量比重也由原來的30%增加到60%。
雖然短期需求量增加,但是國內市場段并未受到明顯影響。“1ml普通注射器總體呈現(xiàn)國外緊缺,國內量價齊穩(wěn)的情況。”威高方面表示。
預灌封注射器則由中硼硅玻管、注射針、護帽、膠塞、粘膠劑等多種材料構成,其中大多數(shù)材料需要進口。疫情原因導致國際物流受阻,貨運成本持續(xù)增加。威高方面表示,疫情導致原料采購成本增加20%至30%,物流成本提高約3-8倍。目前威高的預灌封注射器產能為5億支,其中新冠**預灌封注射器產能近1億。
另外,不管是預灌封注射器還是西林瓶包裝,兩者最重要的原材料都是中硼硅玻璃。疫情以來,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場和公眾對于中硼硅玻璃的產能均表示擔憂。
2020年7月,全球最大的藥玻廠商肖特在回復界面新聞有關新冠**包裝供應問題時表示,疫情前,全球主要藥玻廠商都已經(jīng)開始擴充產能,僅肖特就已經(jīng)將新冠**所使用的中硼硅玻管產能增加了4萬噸,可為額外生產68億只標準注射劑瓶提供充足原材料。
2019年,肖特在浙江縉云新建玻管生產基地,以滿足國內中硼硅玻璃的需求,該廠將在年內開業(yè)。但是此前肖特方面表示,即使肖特在浙江縉云的生產基地投產,肖特在國內銷售的中硼硅玻管也將有很大一部分從海外進口,而海外工廠生產的玻管,僅海運時間就需要6周。
不同于國內**使用了預灌封和西林瓶兩種包裝,BioNTech和Moderna的新冠**均使用的是西林瓶包裝,并且每個西林瓶內裝有多劑**。藥玻行業(yè)從業(yè)人士表示,多劑**包裝在同一西林瓶里可以緩解部分中硼硅玻璃供應問題,但是缺點是需要醫(yī)務人員反復抽取多次,抽取過程中醫(yī)務人員需要盡可能保證抽取劑量精確。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