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疾病。
同一病理類型的不同個體腫瘤患者的生物醫(yī)學特性、藥物敏感性、預后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這種個體化差異也造成了腫瘤治療的復雜化及不確定性。因此,對于患者治療來講,需要在相關指南的指導下,考慮到個體化差異,采用最適合患者個體的治療方法,制定個性化的精準用藥方案。
“個性化診療是在對每個患者進行精準檢測和診斷的前提下為患者量身定制個性化藥物等治療方案。”安泰康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康生物”)董事長田力博士告訴動脈網,“個性化方案是為患者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從而取得相對理想的治療效果,降低試錯治療的概率,爭取治療的最佳窗口,降低治療成本和副作用,并使藥物反應效率至少提升一倍。”
創(chuàng)辦于1984年的Anticancer.inc(AC)是一家抗癌藥物篩選、藥效評價、藥理研究技術的研究型企業(yè),成立三十多年來,獲得了50余項NIH基金,申請了166項專利,發(fā)表了800余篇SCI文獻。2008年安泰康中國(ACB)公司成立,2018年10月安泰康中國(ACB)重組為安泰康生物,Anticancer.inc(AC)授權其實施藥敏相關專利技術在華的產業(yè)化,同步進行自主研發(fā),發(fā)展腫瘤個體化、規(guī)范化診療產品和抗癌藥物臨床前合同研究服務。
個體化體內外藥物敏感性檢測指導腫瘤個性化精準醫(yī)學
如何實現(xiàn)腫瘤個性化診療?
安泰康生物的方案是以加州大學全球首創(chuàng)并經歷多年研究驗證的HDRA(Histoculture Drug Response Assay)腫瘤組織體外培養(yǎng)藥物敏感性檢測技術和PDOX(Patient Derived Orthotopic Xenograft,患者來源原位移植瘤模型、轉移瘤模型)技術為依托,結合自主創(chuàng)新,為腫瘤臨床提供可評價率高、保真度高、臨床一致性好的抗癌藥物敏感性檢測產品及技術服務,通過個體化檢測為患者量身定制最恰當?shù)闹委煼桨?,實現(xiàn)真正的個性化精準醫(yī)學。
“HDRA是維持患者體內生理狀態(tài)最好的體外培養(yǎng)體系,保真度高,臨床符合率高,可降低術后復發(fā)和轉移風險,延長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患者受益顯著。”田力表示,安泰康生物擁有全球獨家專利的HDRA技術,該技術獲得了200余項課題研究驗證,并涵蓋全部實體癌種,在韓國數(shù)萬例臨床應用中,獲得100%可評價率,臨床一致性超90%。
基于3D-HDRA技術平臺,安泰康生物開發(fā)了針對所有實體腫瘤不同類型樣本,如手術微小組織塊、穿刺組織、體液(胸水、腹水、腦脊液)和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藥敏檢測試劑盒,并取得了江蘇一類醫(y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能夠檢測化療藥物、靶向藥物、激素類藥物、免疫藥物及組合藥物的敏感性,為患者提供生命全周期的實時、動態(tài)藥物敏感性檢測、預測及耐藥性監(jiān)測。
“HDRA的臨床應用方向眾多,適合各種癌種不同時期的患者進行藥敏檢測。”田力舉例道,“手術前,可以采取HDRA方法篩選藥物及藥物組合,在快速控制患者病灶后,實施手術治療并在術后實施精準藥物治療;術后HDRA藥物篩選,有效清除殘留病灶、播散腫瘤細胞及微轉移灶,降低復發(fā)率及轉移風險;也可用在晚期患者的藥物及藥物組合篩選,以及治療方式的組合制定,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受益最大的治療方案,避免試錯性治療,為患者爭取治療時間和機會,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總生存時間和提升生存質量。”
PDOX系患者來源原位移植轉移瘤模型,其通過使用患者自身的腫瘤組織建立原位移植的小鼠模型,完全復制患者腫瘤生物學行為,包括轉移,是迄今為止唯一可同步準確復制患者臨床腫瘤的小鼠模型。結合生物熒光成像的可視化患者來源原位移植轉移瘤模型(iPDOX)通過活體熒光成像系統(tǒng)形成無創(chuàng)、實時、動態(tài)的觀察腫瘤的增殖、休眠、凋亡、侵襲、轉移、腫瘤血管生成以及宿主和腫瘤細胞相互作用等一系列的生物學行為,進行體內藥物敏感性測試或用于評估各種類型的癌癥新療法的敏感性。
“iPDOX結合活體成像技術,可實現(xiàn)活體全身、局部、組織、細胞、亞細胞和基因的無創(chuàng)、可視化、動態(tài)、定量檢測,其能完全模擬患者的腫瘤生長、侵襲、轉移、藥物應答、代謝及藥物動力學。”田力表示,PDOX和iPDOX能真實再現(xiàn)腫瘤生物學特征,可用于預測可能發(fā)生的轉移,同步篩選對原位癌和轉移癌都有效或分別有效的藥物,尤其是在術后篩選靶向抗轉移治療藥物,可以有效抑制轉移的發(fā)生,延長無進展生存期。
可視化胰 腺癌原位癌、轉移癌模型及腫瘤定量檢測
不同藥物對胰 腺癌小鼠原發(fā)灶和轉移灶的治療效果
HDRA、PDOX及iPDOX技術服務新型抗癌藥物開發(fā)
除了提供腫瘤個性化用藥方案外,安泰康生物也為醫(yī)藥企業(yè)及科研院所提供抗癌藥物、抗轉移藥物篩選、藥理研究和藥效評價服務,最大限度提高抗癌藥物研發(fā)的成功率,降低藥物研發(fā)成本,尤其是支持對抗轉移藥物、抗微環(huán)境及基質藥物、抗血管藥物的可視化、高通量、精準篩選和評價。支持研究腫瘤發(fā)生、進展和藥物對腫瘤生長、轉移、血管生成、基因表達、微環(huán)境、基質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研究和新生物標志物開發(fā),曾服務GSK、Gilead、Merck、Baxter、Abbott等世界藥企巨頭,共同開發(fā)多個科研課題。
國際化的研發(fā)團隊,助推研究成果產業(yè)化和標準化
安泰康生物之所以選擇在腫瘤藥敏檢測領域深耕,與其團隊強大的“技術基因”有著直接的關系:名譽董事長Dr Robert Hoffman是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兒科和外科學系教授、Anti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Fluorescence Guided Surgery的編委顧問、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副主編和PLOS ONE的學術主編。
董事長兼執(zhí)行總裁田力從事藥品、醫(yī)療器械、診斷試劑研發(fā)、生產、銷售25年,在2012年到2018年間擔任北京萊爾生物醫(yī)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帶領團隊成功實現(xiàn)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檢測產品產業(yè)化,使萊爾生物成為行業(yè)龍頭企業(yè)。
副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楊萌博士曾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外科學系從事腫瘤外科學博士后研究,研究課題涉及體內基因表達的分子影像學檢測,特別是癌癥模型在體分子成像,腫瘤血管生成,腫瘤-宿主相互作用,體內藥物篩選和腫瘤個體化精準治療等。擔任過多項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資助項目的主任研究員、國家癌癥研究所的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迄今已發(fā)表了90余篇包括Cell、Cancer Cell、PNAS和Cancer Research等高影響因子科學期刊在內的SCI論文,多項美國和中國專利的發(fā)明者,其中一些專利技術已被應用于體內藥物篩選。
CTO孫曉嬌是協(xié)和分子生物學博士、北大藥學院博士后,主要負責推進技術更新迭代,主持研發(fā)新型腫瘤組織培養(yǎng)、體外重構技術,完善多種實體瘤不同來源標本培養(yǎng),突破循環(huán)腫瘤細胞培養(yǎng)技術,優(yōu)化PDOX技術。研發(fā)總監(jiān)陸重益博士系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日本熊本大學博士,在美國AntiCancer從事腫瘤體外、體內藥效分析、藥敏研究10年。
從重組開始,安泰康生物就一直致力于推動研究成果產業(yè)化和標準化服務。2019年5月,安泰康生物啟動在華HDRA和PDOX、iPDOX技術標準化、模式化、產業(yè)化;2019年12月,江蘇泰州中國醫(yī)藥城生產基地完成施工,安泰康生物的1500平方米凈化GMP車間驗收;2020年開啟HDRA產品醫(yī)院端銷售和擴大PDOX技術服務。
針對未來發(fā)展,田力表示安泰康生物將繼續(xù)以HDRA和PDOX技術為依托,自主創(chuàng)新,完善體外體內腫瘤模型技術,建立腫瘤活組織庫、活體樣本庫、藥敏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循環(huán)腫瘤細胞建模,研發(fā)腫瘤新型標志物和治療靶點,不斷迭代產品并助推研究成果產業(yè)化,成為一家針對腫瘤個性化治療的診療一體化企業(yè)。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