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F(xiàn)DA批準了首個基因治療藥物Luxturna,出自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用于治療RPE65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
遺傳性視網膜疾病是一類臨床上危害最嚴重的眼科遺傳性致盲疾病,主要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目前已知的相關致病基因已經達到256個,但在此之前尚無有效的用于治療該類疾病的藥物。
許多眼病都有潛在的遺傳成分,然而,其遺傳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為人所知或知之甚少。
這一現(xiàn)狀之下,2011年,國際小鼠表型協(xié)會(IMPC)成立,旨在通過創(chuàng)造缺乏單一特定基因的“敲除”小鼠,并對其效果進行篩選,從而確定小鼠基因組中每個基因的功能。
迄今為止,該聯(lián)盟已經培育出7000多株基因敲除小鼠,其中4364株已在11個器官系統(tǒng)中被鑒定。
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yī)教學醫(yī)院院長Bret Moore領導的研究小組對IMPC的數(shù)據庫進行了梳理,尋找與眼睛和視力缺陷相關的基因。
最終,他們在4364個被評估的基因中,篩選出了347個基因影響眼睛表型,其中75%基因(261個)在眼睛病理學上是全新的。
這一發(fā)現(xiàn)極大地增加了目前已知眼科疾病的相關致病的基因數(shù)量,或成為未來人類眼病遺傳研究的有力工具。
“這對于遺傳性眼疾患者來說非常有價值。整個眼科界將開始使用這些數(shù)據。”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yī)學院和眼科中心的副教授Ala Moshiri說道。
“2018年,如果有人患有遺傳性失明,我們有50%到75%的把握找到病因,” Moshiri說,“在剩下的病例中,我們知道基因突變存在,但不知道去哪里尋找?,F(xiàn)在,做DNA測序的眼科中心可以召回病人,對他們進行這些新基因的篩選。”
當然,這一研究也存有疑問,因為小鼠和人類基因組明顯不同。
Moshiri解釋說,大多數(shù)人類基因在小鼠中也有類似的對應基因。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正與休斯頓貝勒醫(yī)學院的眼科中心和愛荷華大學合作,將新發(fā)現(xiàn)的老鼠基因與人類基因進行比對。
這項最新研究于12月21日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志上,或為遺傳性眼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Moshiri期望,“越來越多的遺傳疾病能夠得到治療。”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