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探索君報道了來自美國癌癥協(xié)會等機構的新成果——較高的循環(huán)維生素D濃度與結直腸癌風險降低顯著相關。事實上,近日發(fā)表在PLOS O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找到了“高水平維生素D抗癌”的新證據(jù)!
6月15日,在題為“Breast cancer risk markedly lower with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60 vs <20 ng/ml (150 vs 50 nmol/L):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 trials and a prospective cohort”的論文中,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較高的維生素D水平與患乳腺癌風險降低有關。
研究中,科學家們匯集了來自2個隨機臨床試驗(總計3,325名參與者)和1項前瞻性研究(涉及1,713名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以調查女性乳腺癌風險與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血液中維生素D的主要形式)濃度之間的關聯(lián)。
被調查的女性年齡都≥55歲,平均年齡為63歲。數(shù)據(jù)收集于2002-2017年。被招募時,參與者都沒有患癌癥,平均隨訪時間為4年。在聯(lián)合研究的過程中,共有77例乳腺癌新病例被診斷出來。
研究中,科學家們鑒定出參與者血漿中25(OH)D的健康水平為60 ng/ml(60 nanograms per milliliter),遠遠高于2010年由美國醫(y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現(xiàn)為國家醫(yī)學研究院)推薦的20 ng/ml。由于先前包括GrassrootsHealth在內的一些群體提倡的血清中維生素D的健康水平為50 ng/ml,因此,目前科學家們就這一問題仍在熱烈爭論中。
論文的共同作者Cedric F. Garland說:“我們發(fā)現(xiàn),25(OH)D血液濃度高于60 ng/ml的參與者患乳腺癌的風險是25(OH)D血液濃度低于20 ng/ml的參與者的五分之一。”
Garland曾研究過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多種癌癥之間的關聯(lián)。多年來,他一直倡導維生素D的健康益處。早在1980年,他就與另一位流行病學家Frank C. Garland發(fā)表了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該論文指出,維生素D(由身體被陽光照射產(chǎn)生)和鈣(維生素D幫助機體吸收的物質)聯(lián)合降低了患結腸癌的風險。
他說,這項新成果是建立在先前流行病學研究的基礎之上,且僅限于絕經(jīng)后的乳腺癌,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調查高濃度的25(OH)D是否能夠預防絕經(jīng)前的乳腺癌。新研究的另一局限性是,參與者主要是白人女性,因此,還需要對其他種族的人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不過,Garland認為,盡管如此(存在這些局限),這篇論文依然報告了血清維生素D與乳腺癌風險降低之間的最強關聯(lián)。
“我們的研究使用了多元回歸(Multivariate regression)來量化25(OH)D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并根據(jù)年齡、身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鈣補充劑攝入量對結果進行了調整。分析結果顯示,將維生素D的血液水平提高至遠大于20 ng/ml對于預防乳腺癌似乎很重要。”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流行病學家Sharon McDonnell補充道。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