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NA的研究,人類正在不斷深入。而在這一領(lǐng)域也有多項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特別是在一些遺傳疾病上。大家都知道,很多惡性疾病通常是通過DNA遺傳,而且潛伏期長,但是爆發(fā)快,所以,如果能夠從源頭上進行治療,就能夠是人類健康更有保障。在對DNA的研究工作中,經(jīng)常會使用到去氧核糖核酸酶這一物質(zhì)。那么,去氧核糖核酸酶是什么?
脫氧核糖核酸酶即是DNA酶,灰色至類白色粉末。用于從蛋白樣品中去除DNA,但無法水解緊密的核染色質(zhì),適宜在-20℃儲存。主要用于支氣管擴張、肺膿瘍等,可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1.吸入或腔內(nèi)注射:1次可達5萬單位;2.肌注:每次100萬單位,2日1次;3.局部涂搽濃度為每毫升1250~2500單位,常與鏈激酶合用。
脫氧核糖核酸酶注射后可能引起無力、胃腸道反應(yīng),還偶有皮疹。此外,還要注意:1.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有支氣管胸膜婁的活動性結(jié)核病人忌用; 2.禁與肝素、枸櫞酸鹽等配伍;3.溶液需臨用前配制,貯存溫度不得超過4℃。
不過,脫氧核糖核酸酶作為一種處方藥,是不能直接從藥房進行購買的,而是需要出具醫(yī)師開具的證明。不過,目前多見于注射使用,所以一般相關(guān)類的疾病都是在醫(yī)院進行治療的,患者無需擔(dān)心購藥程序問題。此外,這還是一種醫(yī)保用藥,患者可通過自身的醫(yī)保來進行報銷,不過針對不同的患者,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具體能夠節(jié)省多少費用,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