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蠶蛾提取物:
來(lái)源: 本品為天蠶蛾科昆蟲(chóng)柞蠶Antheraea pernyi Geurin-Meneville未交配的雄性蠶蛾,去翅入藥。
雄蠶蛾提取物規格:10:1
性狀: 本品由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組成。全體密被棕黃色至黃褐色的鱗毛,體長(cháng)2.5~3.5cm。頭部前端具觸須一對,呈櫛齒狀,長(cháng)約1.5cm,寬約0.5cm。頭部?jì)蓚扔袕脱垡浑p,呈深褐色,口器退化。腹部皺縮,末端稍尖。體輕,顯油性。氣腥,味微咸。
性味與歸經(jīng): 溫、咸。歸肝、腎經(jīng)。
用途:補肝益腎,壯陽(yáng)澀精。主治陽(yáng)痿、遺精、白濁、尿血等。
雄蠶蛾簡(jiǎn)介:
雄蠶蛾身體白色,翅無(wú)飛行能力。觸角雙櫛狀。
雄蠶蛾榮登中國國寶寶座的時(shí)間是中國明朝。認定的國家文件就是“本草綱目”的國家藥典。就是說(shuō)在中國明朝,用“本草綱目”的國家藥典確認雄蠶蛾為國寶。祖先已經(jīng)用國家藥典的方式確定的國寶,當代的中國當然確認無(wú)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蠶被敬稱(chēng)為“天蟲(chóng)”幾與龍相似。
“蠶與龍同氣、龍與馬同氣,故為龍身、馬頭者,故此又將蠶稱(chēng)為‘天駟龍精’。”
“雄原蠶蛾益精氣,強陰道,交接不倦,亦止精。壯陽(yáng)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臟,治暴風(fēng)、金瘡、凍瘡、湯火瘡、滅瘢痕。蠶蛾性淫,出繭即媾,至于枯槁而已,故強陰益精用之。”——摘自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1]
《本草綱目》中的“雄原蠶蛾”實(shí)為種蛾,不用其絲繭而取其蛾,自唐朝起即被視為皇室進(jìn)補珍品,其中更以未連(未交尾)雄蛾為珍,《本草綱目》中稱(chēng)“丈夫陰萎,未連雄蠶蛾二升......炒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可御十室。
現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雄蠶蛾體內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zhì),雄性激素含量豐富,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顯著(zhù)。它含有豐富的細胞色素C、維生素B12、煙酸、a蛻皮酮及B-蛻皮酮等多種成分,其中腦激素對中老年人有極好的保健作用,服用一定量的腦激素可以促進(jìn)細胞生長(cháng),刺激真皮細胞分裂,控制特異性蛋白合成,達到延緩衰老的功效。
雄蠶蛾提取物包裝:25kg/紙板桶
智藥研習社官方微信
制藥在線(xiàn)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