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按其病因分為原發(fā)性甲減,繼發(fā)性甲減及周圍性甲減三類。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眼臉和頰部虛腫,表情淡漠,癡呆,全身皮膚乾燥、增厚、粗糙多脫屑,非凹陷性水腫,毛發(fā)脫落,手腳掌呈萎黃色,體重增加,少數病人指甲厚而脆裂;對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則包括記憶力減退,智力低下,嗜睡,反應遲鈍,多慮,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腱反射遲鈍,跟腱反射時間延長,重者可出現癡呆,木僵,甚至昏睡;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包括心動過緩,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低,心音低鈍,心臟擴大,可并發(fā)冠心病,但一般不發(fā)生心絞痛與心衰,有時可伴有心包積液和胸腔積液。重癥者發(fā)生粘液性水腫性心肌?。粚ο到y(tǒng)的影響為:厭食、腹脹、便秘,重者可出現麻痹性腸梗阻;膽囊收縮減弱而脹大,半數病人有胃酸缺乏,導致惡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對內分泌系統(tǒng)的影響有女性月經過多,久病閉經,不育癥;男性陽萎,性欲減退,少數病人出現泌乳,繼發(fā)性垂體增大。病情嚴重時,由于受寒冷、感染、手術、麻醉或鎮(zhèn)靜劑應用不當等應激可誘發(fā)粘液性水腫昏迷。表現為低體溫,呼吸減慢,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四肢肌力松弛,反射減弱或消失,甚至發(fā)生昏迷,休克,心腎功能衰竭。還會引發(fā)呆小癥,表現為表情呆滯,發(fā)音低啞,顏面蒼白,眶周浮腫,兩眼距增寬,鼻梁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四肢粗短、鴨步。甲狀腺粉為甲狀腺激素藥,主要成分甲狀腺激素包括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兩種。有促進分解代謝(產熱作用)和合成代謝的作用,對人體正常代謝及生長發(fā)育有重要影響,對嬰幼兒中樞神經的發(fā)育甚為重要。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狀腺粉主要成分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為碘化酪氨酸的衍化物,由甲狀腺合成和分泌。包括有甲狀腺素(thyroxin,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T3及T4的生物利用度分別為50%~75%及90%~95%,與血漿蛋白結合率均高達99%以上。但T3與蛋白質的親和力低于T4,其游離量可為T4的10倍,T3作用快而強,維持時間短,而T4則作用慢而弱、維持時間長。因此,T3、T4在體內發(fā)揮作用。甲狀腺激素為人體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需,其分泌不足或過量都可引起疾病。甲狀腺功能不足時,軀體與智力發(fā)育均受影響,可致呆小?。送〔。扇思谞钕俟δ懿蝗珪r,則可引起黏液性水腫;第二,促進代謝。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物質氧化,增加氧耗,提高基礎代謝率,使產熱增多,而又不能很好利用。甲狀腺功能亢進時有怕熱、多汗等癥狀;第三,具有神經系統(tǒng)及心血管效應。呆小病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發(fā)生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出現經過敏、急躁、震顫、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等現象。因甲狀腺激素可增強心臟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甲狀腺激素主要用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替代補充療法。甲狀腺粉系家畜的甲狀腺脫脂、干燥而得,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維持機體生長、發(fā)育等作用。
藥理作用
本品為甲狀腺激素藥,主要成分甲狀腺激素包括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兩種。有促進分解代謝(產熱作用)和合成代謝的作用,對人體正常代謝及生長發(fā)育有重要影響,對嬰幼兒中樞神經的發(fā)育甚為重要。甲狀腺激素的基本作用是誘導新生蛋白質包括特殊酶系的合成,調節(ji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物質,以及水、鹽和維生素的代謝。由于甲狀腺激素誘導細胞膜Na+-K+泵的合成并增強其活力,使能量代謝增強。甲狀腺激素(主要是T3)與核內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后者發(fā)生構型變化,形成二聚體,激活受體與DNA上特異的序列,從而調控基因(甲狀腺激素的靶基因)的轉錄和表達,促進新的蛋白質(主要為酶)的合成。
藥代動力學
吸收與分布:口服吸收也不恒定,生物利用度T4為50%~80%,T3為90%~95%。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5%~99.95%。可透過胎盤,進入乳汁。半衰期T4為6~7日,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為3~4日,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為9~10日;T3為1~1.5日,甲狀腺功能亢進時0.8日,甲狀腺功能減退時1.5日。代謝與排泄:約30%在肝內代謝,生成絡合物經膽汁排泄。約30%T4轉化為T3,約40%T4于周圍組織轉化為無活性的T3(rT3)。本品一次口服后3~5日開始顯效,7~10日達到最大效應,停藥后4~5周作用消除。
不良反應
如用量適當無任何不良反應。使用過量則引起心動過速、心悸、心絞痛、心律失常、頭痛、神經質、興奮、不安、失眠、骨骼肌痙攣、肌無力、震顫、出汗、潮紅、怕熱、腹瀉、嘔吐、體重減輕等類似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癥狀。減量或停藥可使所有癥狀消失。
藥物相互
作用1.糖尿病患者服用甲狀腺激素應視血糖水平適當增加胰島素或降糖藥劑量。2.甲狀腺激素與抗凝劑如雙香豆素合用時,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強,可能引起出血。應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整抗凝藥劑量。3.本類藥與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合用時,兩類藥的作用及毒副作用均有所增強,應注意調整劑量。4.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藥者,因血液中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水平增加,合用時甲狀腺激素劑量應適當調整。5.考來烯胺或考來替泊可以減弱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兩類藥配伍用時,應間隔4~5小時服用,并定期測定甲狀腺功能。6.β受體阻滯劑可減少外周組織T4向T3的轉化,合用時應注意。
注意事項
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慎用。2.病程長、病情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或黏液性水腫患者使用本類藥應謹慎小心,開始用小劑量,以后緩慢增加直至生理替代劑量。3.伴有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或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患者應先服用糖皮質激素,俟腎上腺皮質功能恢復正常后再用本類藥。4.FDA對本藥的妊娠安全性分級為A級
禁忌
1.對本藥過敏者禁用。
2.心絞痛、冠心病和快速型心律失常者禁用。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開始為每日10~20mg,逐漸增加,維持量一般為每日40~120mg,少數病人需每日160mg。2.嬰兒及兒童完全替代量:1歲以內8~15mg;1~2歲20~45mg;2~7歲45~60mg;7歲以上60~120mg。開始劑量應為完全替代劑量的1/3,逐漸加量。由于本品T3、T4的含量及兩者比例不恒定,在治療中應根據臨床癥狀及T3、T4、TSH檢查調整劑量。3.克汀?。河昧侩S年齡遞增,0~4個月,每日6~8mg;4~8個月,每日16~30mg;8~12個月,每日30~60mg;1~2歲,每日45~90mg;2~4歲,每日60~120mg;4~12歲,每日90~180mg。均分3次用。從小劑量,每1~2周增加1次劑量,直至癥狀改善,可用維持量(以上劑量即為維持量)。4.甲狀腺功能低下(不伴黏液性水腫):初量每日30mg,在1個月漸增至60mg,直至達到所需要量,維持量,每日60~80mg。5.黏液性水腫或甲狀腺功能低下伴有心血管病者:初量口服每日15mg,2周后增至每日30mg,再隔2周增至每日60mg,服用1~2個月后,可再增30~60mg,即每日90~120mg。維持量因個體差異,可每日60~80mg,或30~60mg。6.單純性甲狀腺腫:常用量,每日90~180mg,每日1次,療程4~6個月。也可開始用小劑量每日60mg,漸增至以上劑量。
適應癥
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制備方法
甲狀腺粉是取豬、牛、羊等食用動物的甲狀腺體,除去結締組織與脂肪,絞碎、脫水、脫脂,在60℃以下的溫度干燥,研細制成。含甲狀腺特有的化合碘(I)應為0.27%~0.33%。
鑒別
取本品約0.5g,加水20ml,振搖后濾過,取濾渣加氫氧化鈉試液5ml,煮沸5分鐘,放冷,加稀硫酸適量使溶液的PH值約為4.0,即析出沉淀;濾過,分取沉淀約1/5,加稀乙醇2ml與鹽酸1滴,溶解后,加10%亞硝酸鈉溶液2滴,煮沸,黃色加深;放冷,加過量的濃氨試液,黃色即變成橙紅色。
化學性質
本品內含有甲狀腺特有人化合碘0.27%-0.33%,為淡黃色的無晶型粉末,微有肉臭或咸味。在水中部分溶解。
用途
激素類藥,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與生長發(fā)育,用于甲狀腺功能不足癥。
生產方法
從豬甲狀腺制取甲狀腺粉,其過程是:健康豬(以年幼的豬為最佳)的甲狀腺體,除去表面結締組織和脂肪,用水沖去血液,瀝干水分后,迅速進行加工或速凍。絞碎:用絞肉機(網眼板φ2-3mm)將腺體絞成漿狀。脫水:在60℃以下真空干燥或熱風干燥脫水。脫脂:在脫水后的腺體中加入三倍量的乙醚,間隔攪拌,靜置24h,過濾,得脫脂的腺體。干燥:在60℃以下的烘房內將脫脂的腺體干燥。粉碎過篩:先用打粉機將干燥的甲狀腺體打成40-60目的細粉,再用球磨機粉碎成80目的細粉?;灐⑾♂專簶悠坊灪蟾鶕灲Y果,若含碘較高可添加乳糖、蔗糖、氯化鈉或淀粉烯釋使產中符合標準。